山东省2025年高考志愿填报大数据系统

山东省2025年高考志愿填报大数据系统

开卡    新选科    MBTI测评    专业介绍    院校信息    在线购买    退出   

$春季高考志愿    $艺术类志愿    $体育类志愿    $普通类志愿    $个人信息   



院校详细信息查询

院校编号 院校名称

Ctrl+F 查找专业
  院校详情信息   2024年专业录取   2023年专业录取   2022年专业录取   2021年专业录取 
B845 广东工业大学 公办 排名:239 理工 本科 广东广州市
院系数: 专业数:39 博士点:38 硕士点:115
就业率:97.52% 保研率: 考研率: http://zsb.gdut.edu.cn 广东省教育厅
学科评价:
    控制科学与工程A-,机械工程B+,化学工程与技术B,设计学B,材料科学与工程B-,管理科学与工程B-,土木工程C+,环境科学与工程C+,软件工程C+,计算机科学与技术C,工商管理C,仪器科学与技术C-,信息与通信工程C-,
一流学科:
    
简介:
  广东工业大学由原广东工学院、广东机械学院和华南建设学院(东院)于1995年6月合并组建而成。学校已有近60年的办学历史,是一所以工为主、工理经管文法艺结合的、多科性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,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。

  学校坐落在中国南方名城广州,地理位置优越,校园占地总面积3066.67亩,拥有大学城、东风路、龙洞等多个校区。大学城校区突出工科特色,多个学科相互促进协调发展,创设多个协同创新科研平台。东风路校区突出艺术创意和社工服务氛围的营造,建有设计创意园和成果展示馆。龙洞校区突出管理学与理学氛围的营造,打造环境优美、恬静怡人的花园式校园。

  目前,学校共设有19个学院、4个公共课教学部(中心)、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、4个省攀峰重点学科一级学科、6个省优势重点学科一级学科、5个省特色重点学科二级学科、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、3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、2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、9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,具有工程(17个领域)、工商管理、工程管理、会计、翻译、社会工作、金融、艺术8种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,同时具有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。学校现有85个本科专业,自2014年起,所有本科专业均在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第一批本科录取批次招生。机械、信息、材料、化工四个学科为广东省“211工程”三期重点建设学科。2012年以来,工程学科位居ESI世界排名前1%行列。2017年7月,材料科学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%行列。

  学校提出“以更加解放的思想、更加开放的姿态、更加创新的体制机制、更加勤奋务实的工作作风,集聚海内外创新人才,多模式构建创新平台,营造创新氛围,培养创新人才”的发展思路,全面实施大学生创新行动计划、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计划、研究生优质生源“千苗计划”、师资队伍建设“百人计划”、“培英育才计划”以及团队平台重大成果培育计划等重大战略。近年来,学校在师资队伍、学术科研、人才培养等方面发展迅速,成效显著。

  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,师资力量不断增强。学校有职称自主评审权,现有专任教师2000多人,其中正高级职称300多人,副高级职称700多人。2011年以来,学校已引进“百人计划”特聘教授百余名和3名学院院长。其中“长江学者”9人、国家“杰青”9人、国家“优青”5人、教育部“新世纪优秀人才”5人、广东省“领军人才”7人、广东省“珠江学者”23人、广东省“杰青”10人等,同时还聘有外籍院士4人、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,已组建并入选广东省“创新团队”9个。高素质师资队伍的建设,为学校人才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保证。目前全日制在校生45000余人,其中本科生38000余人,研究生7000余人,并招有不同层次的成人学历教育学生、港澳台生和外国留学生,已形成“学士-硕士-博士”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。

  学校坚持把科研工作紧密结合广东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,坚持不懈地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,科研整体实力不断增强。学校建设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、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、国家发改委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基地1个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、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,广东省实验室1个以及其他省级科研平台77个。2017年,学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突破130项,位列全国高校第八十位;发明专利申请公开数1929件,位列全国高校第八位。近三年,学校科研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、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6项、中国专利优秀奖4项、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(人文社会科学)1项、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3项。此外,学校还与地方政府和工业界联合建立了“广州国家现代服务业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”、“东莞华南设计创新院”、“佛山广工大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”、“河源广工大协同创新研究院”等多个跨学科协同创新平台,推进广东国防科技工业技术成果产业化应用推广中心落地,前期投入6亿元资助中心建设。目前学校正努力在精密装备、IC设计、工业设计、制药、软物质等领域构建高水平研发平台,促进产学研和协同创新取得实质性成果。

  学校致力于培养有国际视野、有坚实基础、有创新能力的人才。现有7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,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,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, 18个省级特色专业,13个广东省名牌专业,5个省级重点专业,16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;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(含双语教学示范课程),91门省级精品课程(含双语教学示范课程);7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、2个国家级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、1个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、38个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;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,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,2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,3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;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。学校办学条件良好,现有计算机15271台套,教学、科研仪器设备固定资产总值12.55亿元。校舍建筑面积156万余平方米。图书馆拥有藏书377.3万册、电子图书224.6万册,并采用共享方式,多渠道、大幅度拓展了信息资源使用范围。学校从学生成才观的理念转变抓起,探索性实施了“重基础、强能力、宽视野、多样性、有担当”的培养方案改革,着力探索以培养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、基于产学研全程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与新思路,同时将人才培养(特别是本科生培养)纳入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规划之中。

  学校高度重视对外合作与交流,专门设立出国(境)留学基金和来华留学基金,推进以“学科为主体”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战略,促进学科和团队与国(境)外高水平大学、科研机构和跨国企业等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,搭建合作平台,对接国际一流技术,引进国际一流人才。学校高度重视服务国家“一带一路”发展战略,加强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人才培养,支持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学生来华留学与技术培训。学校先后与国(境)外150多所大学和机构建立合作关系,开展合作办学、学生联合培养、师资培养、教学模式改革、合作科研、人才引进和平台建设等多方位合作,推进重点学科建设进入国际前沿,为学校师资队伍国际化、人才培养国际化和科研工作国际化提供良好平台。学校入选国家外专局和教育部“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”(“111计划”)。

  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,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,学生科技创新活动、文化体育活动取得重大突破。2015年,学校承办了第十四届“挑战杯”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,摘得两项特等奖、两项一等奖、两项二等奖,并以团体总分全国高校第二、广东高校第一的好成绩捧得“优胜杯”,创造了我校参加“挑战杯”竞赛的历史最好成绩,刷新了我校参加“挑战杯”竞赛的获奖层次和整体成绩的记录。 2016年,在“挑战杯•创青春”广东大学生创业大赛中,我们以金奖数第一、团体总分第一捧得“创青春杯”,创造了我校参加广东省“创青春”大学生创业竞赛的历史最好成绩。2017年,在第十五届“挑战杯”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,摘得两项特等奖、一项二等奖、三项三等奖,并以特等奖总数全国第二、团体总分广东高校第一的好成绩捧得“优胜杯”。在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大赛暨全国高校“创意、创新、创业”电子商务挑战赛总决赛中获得特等奖和一等奖;在第四届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中,广工大FSAE车队获得营销报告第一名和总成绩第四名的佳绩;学生荣获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;学生作品分别荣获德国RED DOT(红点)设计大奖和美国IDEA设计大赛铜奖;2名学生先后荣获第七届、第十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等;学校篮球队连续三年荣获全国大超联赛总冠军,2011年荣获第八届亚洲大学篮球锦标赛冠军等;学生舞蹈节目获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等。

 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,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,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式发展道路,不断提高办学水平与质量,为建成以工为主、与产业深度融合、极具创造活力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!
特色:
学校坚持实施“人才强校”战略,力争造就一支与“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”发展目标相适应的一流师资队伍。近几年来,学校强力推进以“人才金字塔”为核心的人才引进制度和以“分类发展”为核心的现有队伍提升举措,整体推进实施“强师工程”八大计划,通过“引进”与“培养”两种手段,打造了一支与我校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特色相适应、在服务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、规模稳定、数量充足的高素质、高水平、结构优化的师资队伍。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000多人,其中正高级职称300多人,副高级职称700多人。其中博士学历教师占教师总数62
院系:
  
2024序号 专业代号及名称 院校代号及名称 选科要求 投档计划数 投档最低位次 投档最低分 批次
1 X1计算机类 B845广东工业大学 物理和化学 3 25749 595 普一
2 08自动化类 B845广东工业大学 物理和化学 3 26484 594 普一
3 J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B845广东工业大学 物理和化学 2 27301 593 普一
4 J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B845广东工业大学 物理和化学 2 29493 590 普一
5 01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B845广东工业大学 物理和化学 2 31853 587 普一
6 J1机械电子工程 B845广东工业大学 物理和化学 2 32801 586 普一
7 J4人工智能 B845广东工业大学 物理和化学 2 33667 585 普一
8 30能源动力类 B845广东工业大学 物理和化学 3 36718 582 普一
9 48会计学 B845广东工业大学 不限 3 36147 582 普一
10 29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B845广东工业大学 物理和化学 3 43527 575 普一
11 58国际经济与贸易 B845广东工业大学 不限 3 49289 570 普一
12 28材料类 B845广东工业大学 物理和化学 3 51795 567 普一
13 X4工商管理类 B845广东工业大学 不限 3 56322 564 普一
14 12化学工程与工艺 B845广东工业大学 物理和化学 3 57782 563 普一
15 J5化学工程与工艺 B845广东工业大学 物理和化学 2 59336 561 普一
16 13能源化学工程 B845广东工业大学 物理和化学 2 62295 559 普一
17 15应用化学 B845广东工业大学 物理和化学 3 66451 556 普一
18 31环境工程 B845广东工业大学 物理和化学 2 66025 556 普一
19 33安全工程 B845广东工业大学 物理和化学 2 71798 553 普一
20 J6电子商务 B845广东工业大学 不限 2 73342 552 普一
21 57社会工作 B845广东工业大学 不限 3 84960 544 普一
22 20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B845广东工业大学 物理和化学 3 98051 537 普一
23 J7土木工程 B845广东工业大学 物理和化学 2 103485 534 普一
24 18土木工程 B845广东工业大学 物理和化学 3 170974 503 普一
艺术序号 专业代号及名称 院校代号及名称 性质 投档计划数 投档最低分 类型 批次
1 70表演 B845广东工业大学 统考 4 533.35 导演类 本科
2023序号 专业代号及名称 院校代号及名称 2023年选科要求 2024年选科要求 投档计划数 投档最低位次 投档最低分 批次
1 32计算机类 B845广东工业大学 物理 物理和化学 2 26226 597 普一
2 J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B845广东工业大学 物理 未公布 3 28530 593 普一
3 J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B845广东工业大学 物理 物理和化学 2 30373 591 普一
4 0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B845广东工业大学 物理 未公布 3 33794 586 普一
5 J1机械电子工程 B845广东工业大学 物理 未公布 3 35054 585 普一
6 43能源动力类 B845广东工业大学 物理 物理和化学 3 35944 584 普一
7 84工业设计 B845广东工业大学 物理 未公布 3 42161 577 普一
8 38材料类 B845广东工业大学 物理 未公布 3 45929 573 普一
9 80国际经济与贸易 B845广东工业大学 不限 不限 3 48072 571 普一
10 J5化学工程与工艺 B845广东工业大学 物理或化学或生物 未公布 3 48783 570 普一
11 15能源化学工程 B845广东工业大学 物理或化学或生物 未公布 3 53441 566 普一
12 46环境工程 B845广东工业大学 物理或化学或生物 未公布 2 59046 561 普一
13 58制药工程 B845广东工业大学 物理 未公布 3 59843 561 普一
14 63工商管理类 B845广东工业大学 不限 不限 3 59140 561 普一
15 79社会工作 B845广东工业大学 不限 未公布 3 85398 542 普一
序号 专业代号及名称 院校代号及名称 性质 投档计划数 投档最低位次 投档最低分 类型 批次
1 93表演 B845广东工业大学 统考 5 568.5 服装表演 艺本一
2022序号 专业代号及名称 院校代号及名称 选科要求 投档计划数 投档最低位次 投档最低分 批次
1 23计算机类 B845广东工业大学 物理 4 29121 579 普一
2 J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B845广东工业大学 物理 3 31795 576 普一
3 06自动化类 B845广东工业大学 物理 4 33034 574 普一
4 14电子信息类 B845广东工业大学 物理 4 33191 574 普一
5 33电子科学与技术 B845广东工业大学 物理 4 34387 573 普一
6 01机械类 B845广东工业大学 物理 4 35671 571 普一
7 J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B845广东工业大学 物理 2 36094 571 普一
8 J1机械电子工程 B845广东工业大学 物理 3 37507 569 普一
9 52工业设计 B845广东工业大学 物理 4 41773 565 普一
10 48国际经济与贸易 B845广东工业大学 不限 4 42868 564 普一
11 J5化学工程与工艺 B845广东工业大学 物理或化学 2 45087 562 普一
12 41工商管理类 B845广东工业大学 不限 4 49722 558 普一
2021序号 专业代号及名称 院校代号及名称 投档计划数 投档最低位次 投档最低分 批次
1 16计算机类 B845广东工业大学 4 29482 580 普一
2 04自动化类 B845广东工业大学 6 32614 576 普一
3 11电子信息类 B845广东工业大学 5 32841 576 普一
4 26电子科学与技术 B845广东工业大学 5 34099 575 普一
5 01机械类 B845广东工业大学 5 34497 574 普一
6 37国际经济与贸易 B845广东工业大学 2 35844 573 普一
7 41工业设计 B845广东工业大学 2 36282 572 普一
8 30工商管理类 B845广东工业大学 8 46402 562 普一

  回到顶端  ^